大连民族学院学报,贵州民族大学学报
于学伟的人物简介
科研情况:出版专著《**内民主的理论与实践》2010年。参编3部《*与*农民问题》2005年、《*近现代史纲要百题问答》2008年,《清史稿大辞典》2009年。在《甘肃社会科学》、《江汉论坛》、《沈阳师范大学学报》、、《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》《大连民族学院学报》、《*科学学报》、《亚洲教育》、《辽宁经济》等国内公开出版的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《论培育人格是素质教育的核心》、《苏共民主集中制的演变及教训》《从国民革命到土地革命》、《“为人民服务”与*伦理的*化》、《李鸿章张之洞洋务事业比较研究》、《鲍罗廷与*》、《论选修课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》、《学习三个代表加强*的建设》等论文10余篇。参与*级人文社科基金项目“《*近现代史纲要》教育教学疑难问题研究”、辽宁省教育厅项目“*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思想研究”、*项目“我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”。主持沈阳工业大学“《*近现代史纲要》课网络资源库德建设与利用”。
高建新的学术论文
略说风景旅游中的建筑景观,《社会科学家》1993年5期
心灵感悟宇宙自然:宗白华文艺美学思想的一个特点,《甘肃社会科学》1994年2期
烛隐探幽察微知著:读林方直先生《红楼梦符号解读》,《内蒙古大学学报》1996年5期(署笔名“介心”)
文明进化之渊源,《森林与人类》1996年5期
尚“清”与魏晋人物品鉴,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1997年3期
山水审美的“天人合一”境界,《内蒙古大学学报》1997年6期
陶渊明生*观剖探,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1998年3期
“红学”研究新成果:《红楼梦符号解读》,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1998年5期
陶钓文理杼轴中西:记林方直教授的学术研究,《古典文学知识》1999年2期
南北朝乐府民歌比较分析,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1999年2期
谢脁:山水诗发展中的转折,《内蒙古大学学报》1999年5期
*古代文人与酒之关系略论,《内蒙古大学学报》2000年1期
诗人、作家*的文化观照,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2000年2期
陶渊明人格价值再认识,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2001年2期
王绩: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先声,《内蒙古大学学报》2001年3期
陶渊明思想及其隐居再评价,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2001年5期22.关于陶诗“自然”“平淡”的美学评价,《内蒙古大学学报》2002年1期(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》2002年2期摘要)
论柳宗元山水诗中的悲情,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2002年3期
略谈“瘦”字的审美意蕴,《汉字文化》2002年3期
“以文为诗”始于陶渊明,《内蒙古大学学报》2002年4期(人大复印资料《*古代、近代文学研究》2002年11期全文转载)
陶渊明在唐代的地位及其与王、孟之关系,《大连民族学院学报》2002年4期
“清”与“女儿是水作的骨肉”,《汉字文化》2003年1期
从陶诗看陶渊明与酒之关系,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2003年2期(CSSCI来源期刊)
陶渊明在元明清及近代的地位影响,《零陵学院学报》2003年3期
从《世说新语》看魏晋进步的妇女观,《内蒙古大学学报》2003年4期
陶诗用字之妙,《汉字文化》2004年2期
论文艺创作与大自然的关系,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2004年4期
阮籍:暗夜里痛苦挣扎的独行者,《内蒙古大学学报》2005年2期
“山水惊知己”命题的美学意义,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2005年2期
杜甫“颜色字”略谈,《汉字文化》2005年3期
山水风景游及其文化意蕴,《海南师范学院学报》2005年3期
再论“以文为诗”始于陶渊明,《内蒙古大学学报》2005年6期
试论“韩孟”“元白”的山水诗,《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》2006年2期
论《水经注》对*山水文学的独特贡献,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》2006年3期
论初盛唐山水诗的特点,《湛江师范学院学报》2006年4期
何逊山水诗略论,《海南师范学院学报》2006年6期
说“酒”,《汉字文化》2007年3期
阴铿山水诗略论,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》2007年2期(CSSCI来源期刊)
杜甫“诗史”略论,《内蒙古大学学报》2007年4期(CSSCI来源期刊)
柳宗元山水游记略论,《柳宗元研究》总第十期,2007年12月
陶渊明的现代意义刍议,《内蒙古大学学报》2008年2期(CSSCI来源期刊)
“对酒不能言,凄怆怀酸辛”——阮籍与酒,《文史知识》2008年3期
“返回到本源近旁”——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解读,《名作欣赏》2008年4期
“胡地”与岑参边塞诗之奇峭美,《内蒙古大学学报》2009年1期(CSSCI来源期刊)
“胡气”与盛唐诗,《苏州大学学报》2009年3期(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09年4期摘要)
内蒙古散文六十年,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2009年6期
“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”——李白与酒,《博览群书》2009年10期
五十年来“盛唐气象”研究述评,《文学遗产》2010年3期
一首诗创造世界——张继《枫桥夜泊》的接受与传播,《苏州大学学报》2010年4期(《*社会科学文摘》2011年1期摘要)
海德格尔与陶渊明,《九江学院学报》2010年4期
唐诗中的金河,《内蒙古大学学报》2010年5期
“闲”与山水审美,《美与时代》2010年10期下
普罗米修斯盗火神话及其文化意蕴,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》2011年2期
“乐天委分,以至百年”——陶渊明《自祭文》解析,《名作欣赏》2011年8期
温汝能及其《陶诗汇评》,《九江学院学报》2011年3期
王维诗中的西北边塞风情,《内蒙古大学学报》2011年6期
火与人类早期文明新论,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2012年2期
“火”意象与燃烧之诗情,《海南师范大学学报》2012年4期
陶渊明彭泽辞官及其文化史意义——以“归去来兮”为研究对象,《天中学刊》2012年6期
铁匠:火光映照下的力量美,《阴山学刊》2012年6期
唐诗中的西域民族乐舞——《泼寒胡戏》《剑器浑脱》《西凉乐》《霓裳羽衣舞》,《内蒙古大学学报》2012年6期
唐诗中的西域“三大乐舞”——《胡旋舞》《胡腾舞》《柘枝舞》,《民族文学研究》2012年6期
路上的风景与书中的风景——我的山水文学研究,《名作欣赏》2012年10期
散文及山水美学随笔
芭蕉得雨便欣然,《草原》1991年2期
绿影扶疏意味长——谈叶子的观赏,《园林》1992年3期
竹楼品傣味餐,《光明日报》1993年5月10日
到西双版纳观光,《光明日报》1993年7月20日
曼斗村的“泼水节”——西双版纳“民俗旅游村”纪胜,《光明日报》1993年9月27日
柳宗元钟情山水间,《文汇报》1993年9月27日
袁中道壮游天下,《文汇报》1993年12月19日
有云更觉千山秀,《北京旅游报》1993年5月30日
登高壮观天地间,《北京旅游报》1993年8月30日
开窗放入大江来,《北京旅游报》 1993年11月30日
西双版纳识红豆,《内蒙古日报》(周日扩版)1993年4月11日
一字新声一颗珠——浅谈园林的命名,《园林》1993年6期
小议*的民间节日,《中旅之窗》1993年9期
不*的龙血树,《森林与人类》1994年2期
“貂蝉陵园”的断想,《文汇报》1994年11月6日
江山也要伟人扶,《*地名》1994年2期
数声鸟啼百花风——略说“花信风”,《中旅之窗》1994年2期
观山观水皆得妙,《旅游纵横》1994年3期
宜于松者莫如风,《森林与人类》1994年5期
话说“八景”,《内蒙古日报》(周日扩版)1994年5月8日
等车,《文化与生活》1996年2期
沙漠,美乎,《森林与人类》1996年2期
面对风景,《内蒙古日报》1996年7月13日
永远的诱惑,《旅游时报》1996年9月29日
谢灵运:*风景区的开创者,《绿化与生活》1997年1期
布衣元好问之墓,《*环境报》1997年5月4日
独留青冢向黄昏(与林方直教授合作),《古典文学知识》1999年5期
曲中红豆最相思,《旅游导报》1999年7月29日
东林寺与陶渊明,《草原》2002年10期
细说青城“幽”,《人民日报·海外版》2004年5月12日
成都杜甫草堂,《内蒙古日报》2009年8月17日
大兴安岭秋色,《草原》2012年1期
张爱玲与香港大学,《名作欣赏》2012年1期
时任***给萧乾先生的一封信,《文艺报》2012年1月20日第八版
大学精神与人才培养,《*社会科学报》2012年3月7日第七版
华南师范大学 编号
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王富民的学术*
作者:耶凑若瑙
华南师大图书馆馆长王富民任现职已经五年啦!群众的举报和反映也有五年
之久,其抄袭剽窃的恶劣行径之影响严重学校和图书馆界的形象.一个仅有正规小
学毕业,和一张英语函授大专文凭(其本人不懂英语)和抄袭来的大批文章就堂而
皇之的晋升为正高级职称,再加上和原*委*的”特殊”关系就当上了*211建
设学校的图书馆馆长.这个令学校蒙羞,令同行汗颜的馆长.把华南师的图书馆引
上了一条“绝路”其专横跋扈,肆意妄为已对图书馆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!五
年来图书馆的广大职工不断对她的恶劣行径向有关部门反映和举报,但却泥牛入
海,至今未得到处理。近期“女教授联名举报广州中医*大学校长论文抄袭”、
“辽宁大学副校长涉嫌论文抄袭”等一连串与论文造假相关的学术**撞入
公众眼帘。殊不知王富民的抄袭比他们要严重得多!让我们来看看王富民是如何
搞学术*的:
1、王富民:“新时期图书馆信息个性化服务初探”,见《图书馆论坛》
2003年第5期第118-120页,该文与柳较乾“网络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”
见《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》2002年第3期)相同(见附件1,附件2)。收稿日期:
王富民文章:2003年1月22日,柳较乾文章:2002年10月8日,时间相差5个月。
好笑的是,王富民文中的英文标题“The Indivdual Service of Library
Information in the Network Enviromnet-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个性化服
务”与柳文对应而与王的中文标题不符,稍仔细看一下中英文标题就会看出猫腻。
2、王富民:“音乐期刊及其资源开发”见《交响—西安音乐学院学报》
1998年第3期第68-69页,此文与柳较乾“期刊资源开发利用的四层次”(见《图
书馆建设》1995年第1第52-53页)相同(见附件3,附件4)。
收稿日期:柳文1994年7月4日;王文:1998年6月1日。时间相隔4年之久。
王富民抄袭被举报后,王说文章是和柳合作的,不过是柳先发了,据说柳还
承当了第一篇文章的责任。第二篇文章隔若干年后再发出来,不知柳又该怎样承
担责任?不知是否还有人相信?稍有学术常识之士也不会天真到如此吧!!!
3、王富民:“广东高校网络图书馆的架构实践”(见《大学图书馆学报》
2005年第4期),大量抄袭广东网络图书馆主页内容。
“广东网络图书馆”是一个广东省教育厅主持下由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承建
的一个项目,王富民仅是其中的一员,实质性的业务没有参与,独自一人大量抄
用网页原文(见附件5)将文章发表,连参考文献都未列广东网络图书馆主页。
“广东网络图书馆”原名“广东高校电子图书馆”,在教育厅高教处主持下
改为现名,而王在文中称“广东高校网络图书馆”,将经常打交道的上级机关
“教育厅”称为“高教厅”,出现这种常识错误,令人费解!有他人捉笔嫌疑?
其实,网络图书馆主页上的内容是介绍性内容,此文被王富民拿来做为评正高的
代表作,尽管遭到举报,居然还在各级评委会上通过了,实在有辱华南师大的学
术水平,令广东省图书馆学界蒙羞。
4、王富民:“统一音乐家姓名译名诌议”(见《音乐艺术—上海音乐学院
学报》 1998年第6期)与王富民“外国音乐家人名汉译刍议”见《交响-西安音
乐学院学报》1997年第4期相同。(见附件6,附件7),内容上是一稿两投,标
题上看是2篇文章。稍改头换面,变成了2篇文章,真是写文章做学问的大好捷
径!!!
5、“王富民:“非西方音乐民间音乐术语索引介绍《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
家辞典》”见《音乐艺术-上海音乐学院学报》1996年第4期第73-75页,与“王
富民“《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》—非西方音乐、民间音乐术语索引介绍”
见《交响-西安音乐学院学报》1994年第2期相同。算一稿两投吧(附件8,附件
9)。
6王富民与柳较乾合写的“网络信息资源利用障碍与清除对策”见《图书馆
论坛》2005年第1期第72-73页,文中标题1.3内容抄陈永平“网络信息资源检索
障碍”(见大连民族学院学报,2002年9月增刊)标题1.3内容,标题2.1内容抄
陈文标题2.2内容。文中照抄部分约为全文的三分之一!
(附件10)
以上论文,原都可在*期刊网 **cnki*上核实,在受到群众
举报后,不知什么原因,王的有问题的论文都被撤销了,不知是王富民的本事太
大还是与*期刊网做了什么交易?要知道,图书馆馆长掌握着购买数据库的生
杀大权,数据商要卖数据库是不敢得罪馆长的。
7、侵占他人科研成果。王富民从未主持申报过科研项目,王在申报正高职
称时用的科研项目“主持CALIS“全国音乐数据库”,原是前任馆长朱建亮教授
申报并主持的,王仅是个项目成员而已。在项目批准一年之后,同一个科研项目,
出现了同样的课题号,相同的经费,只是申报人名称、主持人名称、批准日期不
同而已,其它完全一样。这些变化,原申报主持人朱建亮教授对此变化却毫不知
情。怪不怪?请见附件11,附件12。王用这个科研项目获得了正高职称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loijie.com/html/87958317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